新能源车在冬季续航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了解这些变化对于车主合理规划出行至关重要。
冬季气温降低,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通常会大幅减少。这主要是因为电池的化学活性随温度下降而降低。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速度变慢,锂离子的活性降低,导致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变差。以常见的三元锂电池为例,当环境温度从 25℃降至 0℃时,其实际可用容量可能会下降 15% - 20%;若温度进一步降至 -20℃,容量下降幅度可能达到 30% - 40%。

除了电池性能受影响外,冬季车内的供暖需求也会显著增加能耗。传统燃油车可以利用发动机产生的废热来供暖,而新能源车则需要专门的加热设备,如 PTC 加热器。开启 PTC 加热器会消耗大量电能,进一步缩短续航里程。一般来说,在寒冷天气下开启暖风,会使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减少 20% - 30%。
车辆在冬季的行驶工况也会对续航产生影响。冬季路面可能会有积雪或结冰,摩擦力减小,车辆行驶时的阻力增大。为了克服这些额外的阻力,电机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导致续航里程下降。此外,冬季人们驾车时可能会频繁启停,这种驾驶方式会使电机在启动时消耗更多的电能,也不利于续航。
以下是不同温度下新能源车续航变化的大致情况对比:
环境温度 续航里程减少比例 0℃ - 10℃ 10% - 15% -10℃ - 0℃ 15% - 25% -20℃ - -10℃ 25% - 40%新能源车在冬季续航会因电池性能下降、供暖能耗增加以及行驶工况变化等因素而大幅减少。车主在冬季使用新能源车时,应做好续航规划,提前了解车辆在低温下的续航表现,合理安排出行路线和充电时间。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2025-11-08 20:47:1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