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福建中心承办、金圆集团全面战略支持的2025厦门产业发展大会暨金圆集团杯·上市公司(港股)金牛奖颁奖典礼在厦门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科创聚能、实业筑基、协同共赢”。
在以“新质生产力引擎:AI如何重塑港股上市公司的价值成长曲线”为主题的圆桌对话环节,中慧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安有才,国药控股副总裁、董秘兼国药一致董事长吴壹建,天工国际董事局主席朱小坤,觅瑞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兼中国区总裁邹瑞阳,长江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宗建树,围绕AI如何赋能企业发展,AI如何为上市公司带来新的增长驱动力,分享了在实践中的思考与探索。
AI赋能研发创新提速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引领产业变革的力量,为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技术突破注入强劲动能。
邹瑞阳表示,觅瑞聚焦血液基因片段检测领域,核心业务是癌症筛查相关的医疗检测服务。作为一家传统医疗科技企业,AI技术为公司研发和运营环节带来大幅助力。在研发端,端到端的AI模型正逐步取代传统基于统计学的基因诊断模型,尽管其发展速度不及大语言模型,但随着数据不断积累和企业对AI模型的持续投入,基因诊断癌症早筛的准确率有望持续提高。
朱小坤表示,公司早在三年前便启动AI相关布局,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近3000万元,专项用于AI技术研发与数据积累。公司生产的高端材料已从过去的仿制转向自主创造,而创造离不开大量研发与试错过程。AI技术能够有效排查数据层面的重复问题,帮助企业高效推进技术开发,为新产品研发筑牢基础。
朱小坤称,为强化AI布局,公司组建了一支约130人的专业团队,专注于AI技术开发、研究及数据完善工作。目前,相关投入已初步收获显著效益。未来公司将依托AI技术实现创新领域的大幅突破,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助力国家“十五五”规划目标落地。
安有才表示,中慧生物专注创新疫苗的开发、产业化生产与销售,生产基地坐落于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研发中心设于上海张江。公司三年前便开始引入AI技术,实现了从单纯经验驱动到“经验+AI”的模式转型。
安有才表示,在研发端,AI大幅提升了研发效率与产销效能。过去依赖人工筛选论文、查找专利、设计分子序列的研发模式,如今借助AI可高效完成分子序列设计、构象分析及成药性实验设计等工作。AI还能生成多种序列供优化、评价,为创新疫苗研发提速提供了关键支撑。

助力企业优化业务运营
而在运营端,AI的作用同样关键。吴壹建介绍,国药控股已建成覆盖省、地级市至县域的医药流通网络。目前上游服务超5万家药械生产企业,下游覆盖30多万家药房、25万家医药商业主体及40万个医疗单位,每日单据量达千万级。自2003年成立以来的20余年间,公司积累了大量行业流通数据,成为国内规模领先的药品器械流向数据集合体。
在数字化基础上,吴壹建介绍,公司从今年起加大AI在业务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力度。物流端上线智能仓储与补货系统;针对医保合规及产品追溯需求,AI技术已深度投入应用;同时AI还用于患者药学服务及慢病全方位管理。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内部运营效率,优化了客户体验,获得广泛认可。
邹瑞阳介绍,觅瑞通过AI搭建的技术平台不仅承担了内部专业知识培训、对外供应商培训的工作,还用于基因数据报告解读。借助该平台,能以精准且高互动性的方式,向C端客户和医生呈现专业的医疗检测结果,其中大语言模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产端方面,安有才表示,因疫苗接种对象为健康人群,国家通过《疫苗法》及GMP法规强化管控,要求生产过程数据接入信息化系统并对接各级监管部门。中慧生物在硬件上,借助ai眼镜助力车间员工接收监管指令、处理生产问题,同时搭建多个系统满足管控要求;软件上,通过AI技术构建数据库,分类汇总FDA等历年检查中的问题、缺陷及解决方案,并以此培训员工、指导生产质量管理,高效应对自查及各级监管检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全面强化生产质量管控能力。
销售端的AI赋能则聚焦数据协同与精准营销。安有才举例称,中慧生物与国药控股已达成合作,实现疫苗配送温控数据的实时对接,同时完成公司与全国各省疾控数据的点对点实时联动;此外,公司通过AI、BI看板整合历年销售数据及各地区销售情况,为销售策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撑,精准把控市场动态。
锻造可持续的AI驱动力
随着AI深度融入千行百业,推动产业变革步入深水区。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既迎来效率提升、模式创新的重大机遇,也面临技术落地、深度融合的现实挑战。
吴壹建介绍,在药物研发方面,过去化合物的设计、靶点发现、药物优化,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大数据、AI时代,很多东西可能瞬间就能完成。“如果我们不尽快迎头赶上AI的浪潮,不断改善客户的运营效率和体验,哪怕你在行业有相应的垄断或者是有一定的门槛,其竞争性也会逐步减弱。”吴壹建说。
安有才认为,中慧生物现阶段AI的应用是“经验+AI”,还没有完全实现AI的全方位、全链条覆盖。在研发端,AI应用只是停留在分子序列的设计、筛选,AI赋能企业还有很大的空间。
化危为机,关键在于将技术潜力转化为企业内在的、可持续的核心驱动力。不少企业从战略层面,思考如何锻造可持续的AI驱动力,重塑企业价值链。
“从战略角度,当前企业都在制定‘十五五’企业发展规划,AI技术应该会在整个战略周期规划里面充分体现。我们关心的是如何让AI技术在企业和行业更好更广泛应用的问题。”吴壹建说,“我们希望和头部AI企业在行业垂直领域深度合作,互相赋能。未来整个行业对AI的应用会非常普遍,变成一种‘日用而不觉’的状态。”
本次大会同时举办了2025上市公司(港股)金牛奖颁奖典礼,现场揭晓了卓越港股公司金牛奖、股东回报金牛奖、永续经营金牛奖、出海创新金牛奖、成长价值金牛奖、科技创新金牛奖、公司治理金牛奖、投资者关系金牛奖、社会责任金牛奖、新消费标杆金牛奖、IPO中介机构金牛奖十一大奖项。
作为厦门市属国有金融服务企业,金圆集团已连续两年以“全面战略支持伙伴”的身份,助力“金牛奖”落地厦门,积极发挥金融力量,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亦作为特别合作伙伴携手助力,共同为大会的成功举办赋能。



发表评论
2025-11-10 08:47:07回复
2025-11-10 09:11:5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