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城基金基金经理张棪针对当前股债市场环境及“固收+”基金的配置价值发表了专业观点。他认为,尽管短期市场存在波动压力,但长期来看,股债市场均存在结构性机会,而“固收+”基金凭借其灵活的多资产配置策略,或将成为投资者应对复杂市场环境的重要工具。
纯债市场方面,张棪认为长期中枢下行趋势不改,短期调整后配置价值提升,但受权益市场及基金销售费用新规影响或呈现震荡行情。张棪表示,长期来看,国内经济仍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高频数据显示地产投资及消费仍有承压,利率中枢下行趋势未改。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健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债市提供支撑。短期来看,经历三季度调整后,公募基金整体久期回落,债市交易拥挤度下降,配置性价比提升。张棪同时指出,债券到期收益率进一步下行或面临制约:一是权益市场表现强势下股债“跷跷板效应”的影响;二是银行自营等机构资金因基金销售费用新规尚未明确而保持观望。短期市场或以震荡为主。
针对权益市场,张棪表示,长期来看,在政策支持、产业升级及AI技术赋能等因素驱动下,A股具备中长期向好基础,但短期来看,四季度市场或面临阶段性止盈压力,波动或加剧,行情由普涨转为理性分化,需注重个股挖掘与节奏把握。

今年可转债表现亮眼,展望后市,张棪指出,尽管估值较年初有所提升,但供给端偏紧与需求端持续具备吸引力的供需紧平衡格局,对估值形成支撑。在股市震荡上行的背景下,可转债仍具备结构性配置价值。
当前市场环境下,张棪认为“固收+”基金配置价值凸显,有助把握纯债、权益、可转债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建议投资者不妨关注“固收+”基金。
从公开数据来看,随着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收官,各类型基金规模数据也浮出水面,“固收+”基金成为增长主力。据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市场共有2209只“固收+”基金,合计规模达2.7万亿元,环比回升26%,和2024年低谷期相比增加超8000亿元,并且已超过此前2021年末的高点。(以上数据仅供示意,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
显然,在市场震荡加剧、利率持续下行的环境中,“固收+”产品凭借其股债科学配置的特性,又回归大众视野,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重要工具。
免责声明:本通讯所载信息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和研究员个人判断,但本公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此通讯并非对相关证券或市场的完整表述或概括,任何所表达的意见可能会更改且不另外通知。此通讯不应被接收者作为对其独立判断的替代或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或本公司的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且不得对本通讯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提醒,每个公民都有举报洗钱犯罪的义务和权利。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反洗钱的相关法律、法规。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发表评论
2025-11-14 00:40:00回复
2025-11-14 01:34:54回复
2025-11-13 23:33:52回复
2025-11-13 22:09: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