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NEW财金

前任高管失联、书记换帅,大家保险陷入“反腐”泥潭  第1张

  近日,一则人事变动公告打破了保险业的平静。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董事长吉昱华,正式兼任大家保险集团党委书记,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何肖锋仅保留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几乎同时,媒体披露的最新消息更添悬疑:曾被视为大家保险创新业务核心的原总经理助理汤宁,在转任太平人寿康养投资运营部总经理仅半年后,于10月31日遭相关人员搜查办公室,次日(11月1日)便被太平人寿免去部门总经理职务、调至人力资源部门,目前已处于失联状态。

  这一“前脚被查、后脚调岗”的诡异变动,似乎印证了市场此前关于其“涉及项目招标和建设违规”的猜测,也让这家脱胎于安邦风险处置的险企,陷入成立六年来最剧烈的人事震荡与反腐风暴。一边是大股东空降“一把手”强化管控,一边是核心高管密集失联、被查,大家保险的治理困局与腐败隐患集中爆发。

  阵容豪华,监管系高管扎堆

  大家保险的人事版图,从诞生之初就刻着“监管烙印”。

  2019年7月,为承接安邦保险的核心业务与负债,大家保险由保险保障基金(持股98.23%)联合中石化、上汽集团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203.6亿元。作为风险处置的核心载体,其管理层几乎被“监管系”人士包揽:首任总经理徐敬惠是原银保监会派驻安邦接管组副组长,副总经理罗胜、李欣均出自银保监会系统,董事长何肖锋更是全程主导安邦接管与大家保险组建的核心人物。

  然而,这支“监管背景豪华”的管理团队,却未能带来预期中的稳定。2021年9月,徐敬惠任职仅两年便突然辞任,总经理职位此后空缺长达两年零八个月,期间由副总经理罗胜临时主持工作。直到2024年5月,原监事长孙先亮才被公示为拟任总经理,而这位同样出身银保监会办公厅的监管老将,其任命至今仍在等待监管批复。

  高层动荡远未止步。2025年10月,保险保障基金直接“空降”吉昱华兼任大家保险党委书记,这一罕见的“母公司一把手直管子公司”的人事安排,被市场解读为“对现有治理体系的不信任”。值得注意的是,吉昱华不仅拥有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办公厅等多岗位任职经历,更手握大家保险绝对控股权的决策权,其上任被视作推动集团“从风险处置期向价值重塑期转型”的关键信号,但何肖锋“退居二线”引发的权力结构调整,已在内部引发连锁反应。

  反腐风暴,从“处置者”到“被查者”

  比正常人事调整更引人侧目的,是高管群体的“非正常离场”。

  2025年6月,时任大家保险集团总经理助理兼董事会秘书的赵鹏突然失联。据报道,赵鹏失联的导火索是多家银行举报其及大家资产固收团队“吃拿卡要”收回购。

  赵鹏并非普通高管。出生于1973年的他拥有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博士学位,曾任银保监会派驻安邦保险集团接管工作组综合组组长。大家保险成立后,作为接管组成员,赵鹏留在公司分管集团投资业务,后来调整为分管风控合规。

  媒体对赵鹏的关注,还在于作为大家保险派驻的董事,他在大家保险领取薪酬的同时,还连续多年从民生银行获取巨额报酬。根据民生银行公告显示,2021年至2024年,赵鹏从民生银行领取的薪酬分别为85万元、89.5万元、85.5万元、59万元,四年合计领取了319万元。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安邦接管组成员出问题,赵鹏不是第一个。去年12月,原安邦接管组副组长符飞一审获刑13年,被指接管期间接受地产商贿赂,贱卖安邦资产。

  最新爆发的汤宁失联事件,更凸显了这场人事动荡的复杂性。据媒体报道,这位1979年出生的少壮派高管,2020年便以大家保险总经理助理身份主导“大家的家”养老品牌布局,主导建设13个城心医养社区、6个旅居疗养社区,却在2024年底悄然离职转投太平人寿,出任康养投资运营部总经理。但这一“降岗”背后暗藏玄机:其在大家保险任职期间,康养业务五年累计亏损已超20亿元,床位空置率高达37%,销售团队人均产能仅为寿险渠道的 1/5。而太平人寿11月1日的人事变动公告,将其从核心业务部门调至边缘的人力资源部门,且变动时间恰在办公室被搜查次日,被市场解读为“配合调查”的信号。有接近监管的知情人士透露,汤宁失联或与大家保险康养项目招标建设中的利益输送有关,目前相关调查已涉及跨机构核查。

  罚单频发,发展转型陷入迷局

  大家保险的内部治理问题不仅限于高管个人行为。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6月,监管部门已对大家人寿开出12张罚单,累计罚没金额超150亿元。这一数字令人震惊,反映出大家保险在合规经营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从具体的处罚案例来看,违规行为涉及多个方面且责任明确到个人。大家人寿延边中心支公司因“财务数据不真实”被罚款21万元。大家人寿鸡西中心支公司因编制虚假报表资料、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被警告并罚款13万元。大家人寿吉林分公司因未按规定对银保渠道业务进行同步录音录像,被罚款12万元。

  综合上述处罚内容不难发现,“虚列费用、数据造假” 是大家人寿被罚的主要原因。诸如编制虚假报表资料、虚假发放佣金、费用列支不真实等数据造假相关行为,以及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在多次处罚中反复出现。

  2025年8月19日,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中心支公司因虚列科目套取费用,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被罚款10万元。10月27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披露处罚信息显示,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因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被罚款25万元,两名相关负责人也受到相应处罚。

  在应对内部治理挑战的同时,大家保险也在积极探索业务转型之路。在行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家保险将“养老”确立为核心战略,试图通过差异化赛道突破保险竞争红线。

  2021年,大家保险推出专业养老品牌“大家的家”,构建起“城心医养”“旅居疗养”“居家安养”三大产品线,打造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25年10月,该品牌已在全国超过20座城市完成布局,落地17个城心医养社区、6个旅居疗养社区以及9个居家安养照护中心及服务网点。

  这一转型策略似乎初见成效。截至2024年末,“大家的家”城心医养社区已在全国14个城市布局16个项目,整体入住率超80%。其中,北京朝阳社区入住率高达97%,显示出市场对于这种养老模式的认可。然而,旗下专业养老险公司的经营面却难言轻松。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大家养老的保险业务收入为15.52亿元,同比下降约2.33%;净利润亏损1.67亿元,尚未实现盈利逆转。大家资产管理规模从峰值超万亿元降至9936亿元,部分资管产品净值暴跌超36%;引战重组多次遇阻,股权挂牌转让连续流拍,保险保障基金的退出计划被迫搁置。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保障基金的退出压力正在不断增大。作为临时救助资金,保险保障基金在新华人寿、中华联合保险的风险处置中均实现了顺利退出,但在大家保险项目上,由于集团盈利不及预期、股权吸引力不足,退出计划已多次延迟。若无法在短期内完成引战重组,保险保障基金可能面临“被动长期持股”的局面,这与国家金融稳定的整体目标背道而驰。

  吉昱华出任集团党委书记,被视为大家保险从“风险处置期”向“价值重塑期”过渡的标志。但大家保险这座从安邦废墟上重建的大厦,其内部整顿与战略转型之路依然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