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了一份颇为亮眼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该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达1131亿元,同比增长22.3%,连续4个季度突破千亿;经调整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大增80.9%,创历史新高。
小米汽车业务及AI等创新业务成为财报中的一大看点。该业务分部三季度收入飙升至290亿元,同比增长199.2%,创历史新高;实现经营收益7亿元,为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盈利。
此外,小米集团前三季度研发投入235亿,单季研发投入人民币91亿元,同比增长52.1%。
摩根士丹利研报表示,随着“智能手机+电动汽车+AIoT”协同效应逐步显现,小米的AIoT业务具有强劲的长期增长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1月18日,小米集团已连续15日获南向资金净买入,累计净买入金额为106.60亿港元。
国信证券表示,在全球流动性宽松与科技产业周期上行的双重催化下,成长风格有望成为核心配置主线。其中行业分散化、盈利确定性强的成长类指数胜率更优。在弱美元与国产替代加速的宏观背景下,港股成长类资产既受益于外资回流,又能承接政策红利,高增长预期下的估值修复空间值得期待。

公开资料显示,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及其联接基金(A类017125;C类017126)被动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小米集团-W是其第3大权重股,权重占比为10.05%,该前两大权重股分别为阿里巴巴-W(18.89%)、腾讯控股(17.01%),前10大持仓汇聚AI云计算、大模型+各领域AI应用公司,合计占比超73%,龙头优势显著。
受外围市场干扰,港股互联网板块近期走势低迷,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日线3连阴,下探半年线下方,资金借机吸筹。上交所数据显示,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近3日连续获资金净流入合计2377万元,近20日资金累计净流入13.15亿元。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最新规模超113亿元,年内日均成交额超6亿元,支持日内T+0交易,不受QDII额度限制,流动性佳!
看好港股科技但又希望降低波动?也可以关注全市场首只——香港大盘30ETF(520560),自带“科技+红利”哑铃策略,重仓股既有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等高弹性科技股,又囊括了建设银行、中国平安等稳健高股息,是港股长期配置的理想底仓工具。
提醒:近期市场波动可能较大,短期涨跌幅不预示未来表现。请投资者务必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高度注意仓位和风险管理。
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等。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近5个完整年度的涨跌幅分别为:2020年,109.31%;2021年,-36.61%;2022年,-23.01%;2023年,-24.74%;2024年,23.04%。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
风险提示:港股互联网ETF被动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6.12.30,发布于2021.1.1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文中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基金管理人评估的该基金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适宜积极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须谨慎。



发表评论
2025-11-19 18:50:28回复
2025-11-19 10:48:41回复
2025-11-19 13:03:00回复
2025-11-19 20:42:3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