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君
11月17日,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诺普机器人”或“公司”)正式向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根据上市规则第18C章在香港主板上市,国泰君安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2021年卡诺普机器人清仓式分红3000万元,截至年底未分配利润不足700万元,成立九年的家底被掏空大半。2022-2024年,公司向董事及监事支付的报酬总额均超过300万元。
与之形成刺眼对比的是,卡诺普机器人存在未为员工足额缴纳社保及公积金的情形,且未缴差额逐年增长,截至2025年6月底已高达1460万元。对此,公司表示被相关部门要求补缴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或面临重大行政处罚的可能性被视为极低。
其招股书通篇辩解看不到对法律的敬畏和对员工权益的尊重,只有对风险的算计和规避。
掏空家底也要分红 近四年未获融资 递表前夕股东清仓离场
卡诺普机器人成立于2012年9月,专业从事智能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整机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涵盖金属及机械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新能源、消费品和医疗健康等行业
据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统计,卡诺普机器人已完成四轮融资,共募集资金约2.49亿元,投资者包括北极光创投、兴富资本、双环传动、硅谷天堂、国弘纪元、钟鼎资本、齐芯投资等知名私募股权机构及业内知名企业。截至D轮融资,公司投后估值达21.05亿元。
不过,自2021年4月以来,卡诺普机器人未获新的融资机会,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不再,部分股东甚至在递表前夕清仓离场。今年10月,新余榫卯向成都成华、张科垚坤、锦成音乐科技转让82.09万股股份,总代价为2462.72万元;姜洁向扬州齐芯转让64.12万股股份,总代价为1994.93万元。上述转让完成后,新余榫卯、姜洁均不再持有公司任何股份。
截至递表,卡诺普机器人的控股股东包括李良军、朱路生、常州鸿志、谷菲、夏辉胜、曾兵及邓世海,合计持有54.13%股份。其中,董事长、总经理兼执行董事李良军为中专学历,1999年7月毕业于内江市煤炭技工学校(现称内江市技工学校),主修煤矿电气安装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1年12月,卡诺普机器人就曾与中金公司签订辅导协议,计划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今年4月,中金公司还发布了第十三期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直至10月底,公司才终止该辅导协议,并于本月向联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保荐人变更为国泰君安国际。
根据中金公司披露的辅导报告,卡诺普机器人历史上存在委托持股的情形、超额分配利润及整体变更时存在未弥补亏损的情形、高级管理人员代购原材料的情形等。
招股书显示,2021年卡诺普机器人派发现金红利3000万元,而截至年底公司未分配利润仅692.2万元,这意味着公司成立9年所积攒的家底被掏空大半。根据持股比例粗略计算,彼时约有超1600万元流入公司数名控股股东的口袋。
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卡诺普机器人分别录得净利润2826.50万元、168.80万元、-1294.40万元及843.80万元,波动剧烈,盈利能力极不稳定。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未分配利润为2888.8万元。
卡诺普机器人一手清仓式分红,另一手揣着大笔现金,却仍要赴港上市募资,其真实目的为何?按目前情况来看,卡诺普机器人似乎并不具备赴港上市的必要性及充分性。

2022-2024年,卡诺普机器人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84、2.1、2.13,速动比率分别为1.36、1.59、1.67,均呈逐年增长趋势,流动性持续向好。截至2025年6月底,卡诺普机器人的资产负债率仅为48.65%,显著低于一众可比公司(指埃斯顿、汇川技术、机器人,下同),特别是较行业龙头埃斯顿低33.2pct。
截至2025年6月底,卡诺普机器人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7亿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理财产品)为3000万元,合计高达1.67亿元,占流动资产的35.19%,占总资产的26.57%,而计息银行贷款仅4400万元,短期偿债压力极小。
此外,近年来卡诺普机器人的产能逐年增长,但产能利用率逐年下滑,各期分别为82.5%、77.8%、76.0%、75.0%。
利润高度依赖政府补助 社保欠缴金额逐年升高
回到主营业务层面,报告期内,卡诺普机器人的收入分别为1.97亿元、2.22亿元、2.34亿元及1.5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826.50万元、168.80万元、-1294.40万元及843.80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670.2万元、-3088.1万元、-1775.6万元及888.4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卡诺普机器人的盈利能力高度依赖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

报告期内,卡诺普机器人的其他收入及收益分别为4760.6万元、2668.9万元、1650.8万元及846.2万元,其中政府补助(含转出的递延收入)4005.7万元、2082.3万元、1030.1万元及574.2万元,扣除该部分收入后的净利润(下称“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179.2万元、-1913.5万元、-2324.5万元及269.6万元,累计亏损逾5000万元。
2022-2024年,卡诺普机器人的扣非净利润持续为负,且亏损呈扩大趋势,主要系期间费用率上升。
报告期内,卡诺普机器人的期间费用率分别为35.90%、36.22%、40.07%及30.17%;同期,可比公司平均期间费用率分别为22.94%、20.85%、22.57%及20.11%,较公司低10~18pct。
卡诺普机器人的销售费用率尤其偏高,各期分别为10.41%、12.18%、16.29%及11.53%,其中2024年超过研发费用率,2025年的上半年则与研发费用率相当。
而可比公司平均销售费用率分别为5.38%、6.09%、5.97%及5.10%,仅为卡诺普机器人的一半左右。其中,销售费用率最高的埃斯顿,也分别较公司低2.61pct、3.52pct、5.17pct及3.14pct。
匪夷所思的是,卡诺普机器人宁愿花钱搞营销,却不愿意为员工足额缴纳社保及公积金。截至各报告期末,公司未缴差额分别为810万元、1100万元、1360万元及1460万元,呈逐年增长态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第八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但卡诺普机器人却并未承认错误,反而将政府机关拿出来当“挡箭牌”,试图向投资者传递“此事问题不大,不会影响上市”的信号。
卡诺普机器人在招股书中称,公司被相关部门要求补缴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或面临重大行政处罚的可能性被视为极低。根据法律顾问对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的访谈,政府机关已确认,在没有大规模雇员投诉的情况下,彼等通常不会主动调查过往未缴纳的社会保险或住房公积金。
这番言论将监管资源的有限性曲解为对违法行为的默许,试图将“不举报不追究”的潜规则作为合规依据。通篇辩解看不到对法律的敬畏和对员工权益的尊重,只有对风险的算计和规避,这恰恰反映了公司法治意识的淡薄。



发表评论
2025-11-22 02:53:35回复
2025-11-22 00:41:38回复
2025-11-22 07:15:54回复
2025-11-22 02:28:41回复
2025-11-22 01:03:2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