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影仪第一股”极米科技迎来了‘销量下滑、应收账款增加、大股东频套现、经营现金流极限承压’的多事之秋!赴港IPO的远水能否解近愁?

“一哥”的表面风光
连续5年保持国内销量与营收双冠王;连续7年蝉联中国投影行业销量之王;2024年还凭5.6%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二大投影仪品牌,可以说过往多年来,风生水起的极米在投影仪江湖是极尽辉煌。
然,风光背后,极米也逃不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商业魔咒
10月10日盘后,极米科技公告称,公司联合创始人兼个人股东钟超、廖杨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减持,其中钟超减持1.2%(持股2.4%),廖杨减持0.78%,减持后廖杨将不再持有极米科技的股份。
按当日收盘价的115.95元/股计算,钟超套现9742万元,廖杨拟套现6336万元,二人合计减持超1.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4月份,钟超和廖杨已分别减持70万股、35万股极米科技股份,减持比例分别为1%、0.5%;
截至三季度末,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94%,较二季度末下降0.61%,李彦宏持股99.5%的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4.37%,较二季度末下降2.68%,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持股为3.3%,较二季度末下降1.6%;

今年2月,极米科技员工持股平台、成都开心米花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监事会主席廖传通过询价转让的方式合计转让19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83%,套现约2.02亿元。

另据减持结果公告统计,2022年~2024年,百度网讯和一致行动人百度毕威(李彦宏实控)分别减持了6次极米股份,二者合计减持金额已高达9.15亿元;
……
众所周知,公司的重要大股东的频频减持行为,通常对外界释放的都是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不足的讯号,尤其公司联合创始人的减持还发生在赴港IPO的关键时间节点。
截至11月7日收盘,极米科技A股股价113.70元/股,总市值为79.59亿,较巅峰时期的614.43元/股已暴跌近82%。

据极米科技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极科科技的投影品子系列的ASP(平均售价)在全线下滑,长焦投影仪、短焦投影仪、创新投影产品的平均售价分别从3400元/台、15400元/台、4500元/台下滑至2700元/台、6600元/台、3900元/台,跌幅分别为20.59%、57.14%、13.33%。
2022~2024年,极米科技的国内营业收入分别为34.01亿元、26.17亿元、22.29亿元,同比分别减少1.72亿元、7.85亿元、3.87亿元,境内收入的持续下滑,也意味着极米要加速拓展新的业绩增长点;
今年前三季度,极米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7亿元,上年同期为5213.7万元,同比下滑1073.01%,极米表示主要系结算周期的影响,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同时策略备货对应的支付款项增加所致。
从数据端来看,极米科技应收账款、存货余额及短期借款的增幅确实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2024年上半年仅1.5亿,到了2024年末这一数据已达到1.9亿,而截至2025上半年末,已飙至2.7亿元;
2024年末公司存货9.3亿元,到了2025年上半年末,这一数据已增至11.5亿元;
2024年末公司短期借款仅2.6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短期借款达6.1亿元,至三季度末继续增至6.9亿元;
另外,在经营现金流捉襟见肘之际,极米分自 2020年11与光峰科技达成合解,并5年支付光峰科技2500万元的专利使用权也将要到期;
层层线索梳理下来,都指向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极光科技“缺钱”了!

极米的破局之路
据公开资料并结合市场信息,极米此番赴港IPO融资交易规模约1亿美元,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海外市场渠道展、车载投影技术研发、工程级产品生产线升级及补充流动资金,听上去,极米似乎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
据极米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极米科技的境外营业收入分别为7.90亿元、9.13亿元、10.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6亿元、1.23亿元、1.73亿元。也就是说,海外市场,极米的营收规模在持续增长这一重磅利好,是其继续大力拓展海外渠道的直接原因。
另外,极米在2024年就正式将车规投影业务升级为战略核心,并制定了 3年规划,还同步成立了专属车载事业部、建成宜宾独立产线,截至2025年上半年,极米科技的车规投影产品已应用于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集团等车企的多款车型。
车规投影业务具体的营收数据,极米并未透露,而参考其包含该业务在内的创新产品的营收,该项业务在投影整机的占比常年不足5%,对营收的贡献还有待进一步培育,中短期或难实现量到质的飞跃。
由是,均价持续下探、还有坚果、当贝、小米、爱普生等一众劲敌内卷的国内市场,短期很难在利润上有明显改观(否则那些前十大股东也不会频频减持离场了……),那当下极米最能趁手的“造血”王牌,也只能依托在海外市场上。

2022年极米研发费率为8.9%,2025年上半年,这一数据上升为12.15%,在经营现金流承压的周期中,极米仍然在研发创新上加码,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达到约3亿元。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已取得发明专利418项。
其自研的Eagle-Eye 鹰眼计算光学与全自动云台等多项创新性技术,通过ToF激光雷达与CMOS摄像模组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墙面颜色自适应、自动梯形校正等优势功能体验。其独创的Dual Light 2.0混合光源技术,在亮度、色域等关键指标上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得益于极米较为突出的产品竞争力,其在海外市场收获了较好的口碑,比如海外新品AURA 2、MoGo 3 Pro 还荣获欧洲影音协会EISA大奖,另外在日本综合消费电子大赏VGP 2025 评选中,极品亦斩获14 项大奖……
近期,极米越南工厂首台投影仪的正式下线,这家投资达1400万美元的工厂,规划年产能百万台,将成为极米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并为极米的全球化添砖加瓦;
然,开拓市场、铺设渠道、研发投产、营销推广、日常运营……都需要热钱的当下,全靠自身业务“造血”来覆盖这些前期的刚性支出,必将以损失效率乃至牺牲业绩为代价,所以,赴港IPO融资成了必走之棋!
资本市场还会否给予极米足够的信心?极米能否顺利登陆港股?
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极米科技招股书
内部人减持,业绩两连降的极米科技赴港IPO-财中社
极米科技第三季度扣非净利亏1557万元,股东密集减持、百度套现1.9亿元
-读创
全球化布局的关键一步 极米科技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投影时代
市值跌去80%,大股东百度持续减持!极米科技赴港IPO藏隐忧-凤凰网财经
极米科技前十大股东频减持,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失血”5亿元,车载投影业务加剧回款压力-时代周报



发表评论
2025-11-08 10:58:41回复